发布时间:2019-07-11 点击数: 722 返回
一、面对发展的痛点,中小银行要适时转型
随着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各类金融业态充分竞争,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长变缓,信用风险持续积累,供给侧结构性去杠杆的压力巨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存贷款业务利息差受到挤压。金融"脱媒"趋势加剧,挤占银行的市场份额。同时,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传统银行业以融资为主导的业务模式与市场份额也面临很大威胁。
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该如何看待或应对这些危机呢?对此,中国直销银行联盟秘书长姚余栋表示,宏观经济上,经济处于高位回落阶段,在6.5%到7.0%之间高位振荡,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来说还会有一个下行趋势,但是质量是在提高的。而央行在4月17号也采取了措施,给予一部分的城商股份制银行降准。这一举措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稳定了货币市场的信心,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遏制由于税收清缴带来的市场利率上升趋势,从而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对于通货膨胀,不用过于担心,整个还是良好的态势。
然而,在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大发展的趋势下,银行业有普遍存在六大问题,特别是对中小银行,就是战略摇摆、路径不清、对公艰辛、同业纠结、市场迷茫、资本不足。 战略摇摆是首要的问题,搞不清楚是做对公为主,还是做零售为主。凡是战略不清晰的银行,它的ROA往往很难突破1%,而1%是一个生死线,达不到1%就得补充资本金,去哪补充呢?排队上市,或者其他,都是挺难的。所以,中小银行必须坚定战略方向。
姚余栋表示,聚焦时下最新Fintech技术创新、零售银行和智慧银行发展现状,向零售转型是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要适应这个趋势,关键是战略清晰,坚定不移地向零售转型,一摇摆,ROA就到不了1%了,一到不了1%,资本金就不足了。另外,还要继续支持小微,小微创造了我们国家的60%的纳税,80%的就业。所以,建议100万以下的小微对公就强制性转化为零售,500万以下的则强制转化为零售、对公业务。这样既可以减轻小微企业的坏账,同时也大大地加强了征信。
二、认清差距,致力大数据建设
最近,习总书记在海南发言称,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大数据应用在全国领先的城市。可以看到,不管是工信部、银监会,还是政府,都有对大数据的规划。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的应用,也对大数据业务提了很高要求。而从银行角度来看大数据,第一个大数据就是银行自身的内部转型,整个业务要从线下逐步往线上来做。
江南农商银行的数据分析部总经理胡正洪表示:“整个大数据的发展,包括整个金融生态的发展,对我们的风险、营销管理这方面,在数据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我们银行自己本身也有相当多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基本上都是在银行体系内,这也是我们的一个资源。”
目前,国有四大银行也重视大数据的建设。建行在大数据建设上花了6年时间,投资了120多亿,主要是客户智能、风险智能、运营智能和财务智能。在探索非结构化大数据应用方面上,比如说客户偏好、地理数据应用这方面,它基本上是比较领先的。工行大数据建设则是围绕"两库一师"来做的,两库就是集团的信息库和数据仓库,师就是分析师队伍。工行的分析师队伍,在四大行中是非常强的。而农行的大数据建设,围绕着数据分析挖掘、业务融洽这些方面开展的。最后,中国银行是以平台为支撑构建大数据的基础体系,以应用为驱动,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
然而,在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上,中小银行跟四大行是没有办法比的。那么,中小银行如何应对这样的差距?胡正洪表示:“四大行的投入是相当大的,他们的人才跟技术也是比较领先的。我们中小银行假如都按照这条路去走,肯定在投入和能力上是达不到的,但是我们有一个优势,我们自主性比较强,可以在某个应用点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做。还有一个特点:合作共赢,抱团取暖。由于地域的限制,几乎没有什么竞争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搞合作。”
针对如何进行大数据建设,胡正洪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对于大数据建设,第一要做到标准化。第二是平台化,搭建平台,要基于平台的功能考量大数据建设,以便数据共享。第三是智能化,千万不要过多人工干预,用智能化的手段去对待大数据建设。另外,战略上,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就是资产,后面的竞争必将依赖大数据。战术上,积极布局,先理顺内部数据,再引入外部数据。这两块的结合,就是结合大数据应用的基础。最后,从"风控、营销、管理"三大主题开发大数据应用产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完善,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对于银行交易习惯来说,最显著的变化是从“选择交易网点”到“选择交易方式”的变化,服务监测的方式应从客户角度,优化客户体验设计。营业网点是银行的主要经营场所,从传统物理网点的不可替代,向智能化服务型物理网点转型,产品和服务流程的改造,不但方便了客户,而且也提升了银行工作效率。网点必须优化结构和布局,提升网点综合效能,才能不断提高客户黏性。
受网络销售的冲击,连锁零售行业进入“微利化”时代,连锁零售门店必须根据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创新经营模式,才能发挥实体门店优势,提升顾客购物体验。影响连锁零售门店顾客购物体验的主要因素有商品品牌与种类、质量与价格、商品陈列、购物环境、员工服务等多个方面,保持各方面一致性,才能发挥连锁门店的规模优势。
在餐饮业的近年发展中,因为新零售的大环境背景下连锁餐饮市场也面临不断竞争与消费者的尝新,新进入者不断搅局,品牌连锁餐饮企业面临巨大挑战。
服饰香化行业市场压力逐年加大,消费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个性化,在商业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创新和规范化将成为常态,不管是店面设计、产品形象、人员服务、还是营销手法,各品牌均在积极调整和加强精细化管理,力争从多方面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成功获得消费者口碑和青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中国消费者成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各奢侈品牌强调卓越的店内服务,在所有可能的消费者接触点中,44%的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会受到店内体验的影响。奢侈品门店设立的目的不仅是把售卖商品给顾客,更注重顾客在购物时能体验到全方位的尊贵服务。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服务产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辆更新加快,汽车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也不断在带动汽车服务行业的需求,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脱节,导致汽车服务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放缓,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更新不再只是“物”的载体,而是服务增值和知识链条。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除了产品本身,服务与营销也是维持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的关键点。如何贴近顾客的需求,规范各门店销售流程,提供令顾客满意度的服务是各大手机品牌制造商面临的问题。
家居建材行业竞争加剧,新品牌、新模式不断涌现,各品牌专卖店需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完善环境、产品和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更加贴心的服务,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人们对于建材的需求日益剧增,人们的品牌追求、消费习惯、审美观念、节能环保意识在不断变化,对建材产品的质量、服务水平等有了更高要求。
相关部门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规划要求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机制,强化激励和问责。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制定规划纲要任务部门分工方案和监测评估方案,并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和评估。
在人民日益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与供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产生的矛盾的前提下,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住宿业也正加快转型,住宿行业的关注重心由发展规模和速度转为品质和质量。近年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和各地方主管部门都启动了对酒店卫生的严查。
物业行业在中国从引进、起步、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余年了,从最初的行政式粗暴管理发展到今天全方位人性化规范管理服务,国家陆续出台《物权法》、新《物业管理条例》等相法规,保障了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属性,是衡量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推进旅游业改革的主要载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民航的服务对象明显由高端向平民化、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定位和角色的变化必然带来外部和内部的服务需求压力。民用机场作为城市的窗口,承载的不仅是运输和服务,更是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
互联网售彩禁止后,彩票销售网点成为服务彩民的唯一窗口,是彩票事业发展的重头戏。站点管理者不完全等同于企业员工,在网点日常经营中随意性较强,执行力偏弱。销售网点硬件环境与软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大量存在双彩店与兼营店。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和快递暂行条例,均有提出完善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服务质量监测。强化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服务质量监测、旺季消费提示等信息发布,引导行业发展预期。
2020年底前将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差评”管理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展“好差评”,线上线下全面融合
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税情大调研,察实情、找不足、办实事。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陆续推出多项措施。
为加强公共交通安全运行,相关部门发文提出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三方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行业运营服务指标体系和统计分析制度
外资准入门槛降低,民营企业快步入场厮杀,成品油零售行业利润水平将逐步下降,进入“微利化”时代。各品牌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完善加油站服务功能,纵向挖掘利润;在成品油产品和价格差异不大的情况下,竞争的焦点是优质网络,而加油站的优质服务是优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服务,让客户体验更加温馨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目前,行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为以市场、客户需求为中心。如何深层次地挖掘客户潜在力,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培养客户忠诚度,逐渐成为了通信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