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909-8008
EN
公司新闻 员工活动 优加原创 行业资讯

如何确定终端渠道货架监测的频率和时间点?

发布时间:2025-04-15 点击数: 131 返回

本文由优加渠道监测咨询公司[YOUPLUS]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确定终端渠道货架监测的频率和时间点,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市场环境、销售周期等多种因素,以下是具体分析:

1、按产品特性区分

快消品的销售速度

对于销售速度快的产品,如饮料、零食等,建议每周监测 2 - 3 次。这类产品消费周期短,货架动态变化频繁,较高的监测频率能及时掌握销售情况,以便及时补货和调整陈列。

销售速度较慢的产品,如一些耐用的家居清洁用品,可每 1 - 2 周监测一次。其销售相对稳定,不需要过于频繁地监测。

产品的季节性和促销性

季节性产品在旺季来临前,应增加监测频率,可每 3 - 5 天监测一次,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品的动态,及时调整陈列和库存策略。例如,在夏季来临前,对防晒霜等防晒产品进行高频监测。旺季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保持较高频率监测;旺季过后,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至每月 1 - 2 次。

对于促销产品,在促销活动前、中、后都要进行重点监测。活动前一周开始,每天或每两天监测一次,了解货架的准备情况和竞品的应对措施。活动期间,根据活动时长和规模,每 1 - 3 天监测一次,及时调整促销产品的陈列和库存,确保促销效果最大化。活动结束后,再进行 1 - 2 次监测,评估促销活动的效果和对后续销售的影响。


2、依据市场环境判断

市场竞争程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城市中心的大型超市或商业街,快消品企业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货架,建议每周 3 - 5 次。因为竞争对手可能随时调整陈列、开展促销活动,只有高频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并做出应对策略。

在竞争相对较小的区域,如偏远地区的便利店或小型杂货店,监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每 1 - 2 周监测一次即可。

市场动态变化

当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如行业政策调整、消费者需求突然转变或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时,应增加监测频率,可能需要每天或每 2 - 3 天监测一次,以便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策略。


3、结合销售周期确定

销售周期的不同阶段

在销售周期的初期,产品刚刚进入市场,需要较高频率的监测,每 3 - 5 天一次,及时了解产品的上架情况、陈列位置和消费者的初步反应,以便调整市场推广策略。

销售周期的中期,产品销售逐渐稳定,监测频率可调整为每周 1 - 2 次。重点关注产品的库存情况和市场份额的变化,及时补货并优化陈列。

销售周期的后期,产品面临更新换代或市场衰退,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至每 2 - 3 周一次,但仍要关注货架上产品的剩余库存和终端的反馈,为新产品的上市做好准备。


4、考虑企业资源和成本

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如果企业资源充足,可以适当提高监测频率,以获取更详细和及时的市场信息。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监测造成资源浪费。

资源有限的企业则需要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市场的关键区域,合理分配资源,确定合适的监测频率。例如,对于核心产品和重点市场区域,监测频率可相对高一些;对于非核心产品和次要市场区域,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


5、选择具体时间点

选择营业前或营业后:可以选择在门店营业前或营业后进行监测,此时店内顾客较少,监测人员可以更从容地观察货架情况,不会影响正常的营业秩序,也能更准确地记录货架的初始状态和整理后的情况。

结合补货时间:了解门店的补货规律,在补货后进行监测,能够及时看到产品的陈列调整和库存补充情况,评估补货的效果和对销售的影响。

避开销售高峰期:避免在门店的销售高峰期进行监测,如周末、节假日的购物高峰时段,以免影响顾客购物体验,同时也能让监测人员更专注地完成监测任务。


优加在快消品终端陈列核检方面有三大优势:

1、强大执行能力:3000多专业调查员可覆盖全国所有城镇,快速采集数据。

2、专业监测平台:现场操作简单,项目管理高效,结果呈现直观。

3、高效准确审核: AI审核+人工复核,实现效率和准确的完美结合。

  • 推荐新闻